• 欢迎访问北京众仁国旅——北京红色旅游网
北京红色旅游网_北京党建活动方案_北京周边红色景点
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红色老歌

红色老歌:东方红

时间:2021/8/9 9:44:49 作者: 来源:搜狗百科 一键分享:
线路推荐
抢购天津红色团建活动_学历史活动方案平津战役纪念馆、古文化街、石家大院一日活动
天津红色团建活动_学历史活动方案平津战役纪念馆、古文化街、石家大院一日活动
追忆革命岁月,传承红色精神,担当时代先锋,弘扬民族文化!
¥0
抢购天津红色团建活动_平津战役纪念馆、古文化街、石家大院一日活动
天津红色团建活动_平津战役纪念馆、古文化街、石家大院一日活动
追忆革命岁月,传承红色精神,担当时代先锋,弘扬民族文化!
¥0
摘要:东方红《东方红》由李有源、公木词,李涣之编曲,是当年陕甘宁边区新民歌的代表作。这首最早在陕北传唱的歌曲以朴实的语言,唱出了人民群众对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及其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深情,歌词简单,情感真实,...

东方红

《东方红》由李有源、公木词,李涣之编曲,是当年陕甘宁边区新民歌的代表作。这首最早在陕北传唱的歌曲以朴实的语言,唱出了人民群众对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及其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深情,歌词简单,情感真实,旋律好记,因此流传极广。
中文名 东方红
重要传唱者 李有源
演唱形式 大合唱
歌曲类别 陕北民歌
歌曲体裁 领袖颂歌


  • 1歌曲背景
  • 曲调来源
  • 发展过程
  • 2歌曲歌词
  • 3歌曲影响
  • 4流传范围

1歌曲背景

编辑

曲调来源

一种说法《东方红》曲调源自土生土长的陕北民歌《你叫妹妹不放心》,歌词是“蓝格茵茵的天,飘来一疙瘩云,刮风下雨响雷声,三哥哥今要出远门,呼儿嗨哟,你叫妹妹不放心”。抗日战争时期,陕北人在民族危难之际,奋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将此曲改编成抗日歌曲:“骑白马,挎洋枪,三哥哥吃了八路军的粮,有心回家看姑娘,呼儿嗨哟,打日本咱顾不上”,这就是常说的《白马调》。

另一种说法认为原曲并非陕北民歌,而是一首名叫《芝麻油》的晋西北民歌,原词为:“芝麻油,白菜心,要吃豆角抽筋筋。三天不见想死个人,哼儿咳哟,哎呀,我的三哥哥”,是一首典型的情歌小调。抗战时期,这首晋西北民歌先由安波等人重新填词,演变成了一首反映抗日内容的民歌《骑白马》:“骑白马,挎洋枪,三哥哥吃了八路军的粮,有心回家看姑娘,呼儿黑哟,打日本就顾不上”。随后,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李绵绮,再次填词将其改成《移民歌》,由移民模范李有源唱了出来,李有源是这首歌的重要传唱人。

发展过程

1942年陕北葭县(原 佳县)遭旱灾,政府组织70多位贫困农民向南移民开发荒山,李增正是副队长,路上有的移民想家,平时擅编秧歌的李增正说:“咱们在路 上红火些,大家就不想家了。毛主席领导穷人翻身,咱就编个《毛主席领导穷人翻身》(即《移民歌》)的歌来唱吧”。

1943年冬, 李有源(1903-1955)依照原陕北民歌《 骑白马》的曲调编写成一首长达十余段歌词的民歌《移民歌》。

《移民歌》既有叙事的成分,又有抒情的成分,表达在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贫苦农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欣悦心情。歌曲编成后由李有源的侄子、农民歌手李增正多次在民间和群众集会上演唱,很受人们欢迎。

1944年,时任《解放日报》的记者 陈伯林将歌曲的9段歌词和所用《骑白马·挂洋枪》的曲谱(即《白马调》)于当年3月11日,全部发表在《解放日报》上,后来收进公木(署名张松如)与何其芳共同编注的《陕北民歌选》一书。随后,延安文艺工作者将《移民歌》整理、删修成为三段歌词,并改名为《东方红》。

1952年,陕西省委与绥德专区召开文艺创作者代表大会,李有源在会上作了“我是怎样编写《东方红》的”发言,随之成为新闻人物。自此,李有源取代了李增正,成为《东方红》的当然词作者。

为适应专业合唱队表演,先后有多位 作曲家将其改编为合唱曲,现今通行的合唱曲《东方红》是由著名作曲家 李涣之编写的。

2歌曲歌词

编辑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 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

毛主席 ,爱人民 ,他是我们的带路人 为了建设新中国 ,呼儿嗨哟,领导我们向前进 为了建设新中国 ,呼儿嗨哟,领导我们向前进

共产党 ,像太阳,照到那里那里亮 那里有了共产党 ,呼儿嗨哟 ,那里人民得解放 那里有了共产党 ,呼儿嗨哟 ,那里人民得解放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 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大救星

3歌曲影响

编辑

《东方红》是在 抗日战争期间人民用以表达对领袖毛泽东主席、对 中国共产党由衷的感激之情而创作的颂歌。多少年来,这一颂歌,随着全中国的解放,随着新中国的逐步繁荣、富强、随着人民对毛主席、共产党热爱程度的提高而愈加普及。

210年1月31日,由中视国艺(北京)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诸多世界知名艺术家联袂演出的“陕北民歌维也纳新春音乐会”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激情上演。《东方红》站在西方的舞台上为世人引吭高歌,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艺术魅力,也向世人展示中国愿于世界各国人民交好的愿望,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进入全世界人民的视线。

4流传范围

编辑

在文革中,《东方红》几乎人人会唱,成为“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庄严颂歌”,也成为实际上的代国歌。原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只在迎接外宾时奏曲,不唱歌词。在重大会议、集会上,都是奏《东方红》。

在“文革”时期的四大至尊歌曲(分别是《东方红》、《国际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大海航行靠舵手》)中,《东方红》领头的地位不容置疑,“文革”时期出版的歌曲集,第一首必是《东方红》,第二首才是《国际歌》。当时电视尚未普及,最权威、最主流、最有影响、覆盖面最广的传媒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而广播电台每天早上的开始曲是《东方红》,每天夜间则以《国际歌》结束。

词条标签:

音乐作品 字词 单曲
相关阅读
红色经典歌曲之《南泥湾》

红色经典歌曲之《南泥湾》

《南泥湾》歌词:(试听)曲:马可词:贺敬之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

红色老歌:万泉河水清又清

红色老歌:万泉河水清又清

万泉河水清又清编辑词条《万泉河水清又清》歌曲作为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的一首配歌,开创了芭蕾舞剧…

红色老歌:十送红军

红色老歌:十送红军

十送红军编辑词条《十送红军》,张士燮、朱正本创作《十送红军》作为电视连续剧《长征》·插曲·片尾曲,其…

红色老歌:保卫黄河

红色老歌:保卫黄河

保卫黄河编辑词条《黄河大合唱》中的《保卫黄河[1]》插曲,作词:光未然(张光年),作曲:冼星海,《保卫黄…

友情链接: 北京团建活动网 北京红色活动网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后台入口

技术支持:心品科技

18610029667 19801227150(同微信)